onesony

探索Onesony:科技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在日新月异的IT数码科技领域,总有一些品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Onesony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Onesony不仅引领着行业潮流,更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科技产品的认知边界。

<

金属开启变革序幕 索尼Xperia XP评测

【IT168 评测】在笔者眼中,索尼Xperia系列手机一直是孤芳自赏的形象。全平衡设计独树一帜,展露出日企深厚的工业设计底蕴;倚靠索尼背后的产业优势,Xperia Z系更是黑科技象征,成为旗舰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奈何落实到用户体验,Xperia总是与其定位有着极大的落差,并不被广大消费者买账,也致使索尼移动的业绩并不是很景气。古语讲“穷则变,变则通”,索尼这次也积极地寻求改变,剔除了定位旗舰的Xperia Z系列,转而打造了Xperia X产品线,推出了Xperia XA、X、X Performance三款产品。其中Xperia X Performance配置最为高端,是索尼旗下首款搭载骁龙820的产品,俨然有了前旗舰产品线Xperia Z系列接班人的影子,我们今天也聚焦于这款产品,带您全面了解这款产品。

根据索尼自己的规划,Xperia系列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索尼2010年发售的自家第一部安卓手机Xperia X10开始,到Xperia Z为止;第二阶段是应用了将相机、音频和游戏这些被称为索尼擅长领域的技术力量集结起来的“One Sony”概念的Xperia Z系列。而目前打造的Xperia X就是第三阶段,索尼正在寻求改变,开始聚焦于用户体验,而不会单纯地向手机中添加功能,追求更为强大的配置。之所以采用Xperia X作为全新的品牌,X一定程度上是Xperia的缩写,宣传上更加简单明晰,有助于提升Xperia品牌的认知度,未来索尼也会围绕Xperia品牌进行手机周边产品的展开。

刚刚提到,索尼Xperia X系列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在配置上的追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索尼的Z系列曾经留下了4K屏幕、2300万像素的高端配置,这些在Xperia X Performance上能够留下多少,我们通过一张简单的表格汇总一下。

"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基本参数一览

屏幕特性

5.0英寸,1920*1080分辨率,特丽魅彩显示技术

机身尺寸

143.7*70.5*8.6mm

机身重量

165g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最高2.2GHz主频

网络模式

双卡双待,移动联通双4G,VoLTE高清语音

机身内存

64GB

运行内存

3GB

相机特性

主摄像头2300万,预测型混合对焦;前置摄像头1300万

特色部分

全平衡设计,IP65/68防水防尘,NFC

电池容量

2700mAh

操作系统

Android6.0

机身颜色

白色、玫瑰金、莱姆金、石墨黑

销售价格

港版:4488元【点击查看详情

可以看到,索尼Xperia X系列的配置实际上也采用了最新的骁龙820处理器,直接与目前的旗舰机型看齐。但是运存依旧维持在3GB的水平,存储只有64GB的选择。摄像头延续了Z系列的配置,主摄像头2300万像素,结合了索尼相机团队调教的对焦技术,前置摄像头也达到了1300万像素。屏幕方面,索尼并没有采用Z5尊享版的4K分辨率,而是回归理性选择了5.0英寸1080P分辨率的屏幕。

应该说,在2016年的旗舰市场,Xperia X Performance的配置亮点有限,但是其外观方面的变化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一方面索尼延续了Omni Balance设计和三防特性,另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审美,将2.5D玻璃与金属元素融入其中,评测首先就从外观与工业设计展开。

"外观与工业设计

索尼的工业设计一直为人称道,全平衡设计的外观已经成为品牌的设计图腾,在每一款索尼的产品中都得到很好的保持,Xperia X Performance也不例外。只不过索尼显然开放了许多,开始接纳一些新鲜的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使外观趋于大众的审美。

Xperia X Performance的正面板一改之前Z系列的平整,采用了2.5D玻璃覆盖,边缘处的曲线更加圆润精致,配合白色显得格外素净。令人吐槽较多的是,索尼之前的隐藏式开孔设计被取消,转而在前面板开了两个孔,上下扬声器对称式地放置,尽管保证了震撼的外放效果,但对于整体的美感有一定破坏。

索尼对于背板的打造一向讲究,尤其对于玻璃材质情有独钟,尝试过磨砂、镜面的效果,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或许是玻璃材质上的创新遭遇瓶颈,已经很难去打动消费者,这次索尼直接采用铝合金背板,我们手中的白色版本运用了金属拉丝纹理设计,既彰显了金属材质独有的高贵感,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金属的冰冷感。加上“XPERIA”的字样蚀刻其中,确实很漂亮。

边框方面,给笔者的印象就是扎实,一方面将手机包裹得很全面,使得屏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索尼将手机的厚度做到8.6mm,在同级别产品中是偏厚的。至于边框材质,索尼其实是采用了复合材料,但是表面的处理十分讲究,喷涂了一层有着金属质感的漆面,个人的感觉更像是金属材质。

与之前的Z5系列相同,Xperia X Performance的指纹识别与侧边电源键相结合,被安排在右侧,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右手的操作,右手大拇指可以轻松触碰到。如果您习惯左手操作,用左手食指触碰指纹识别的位置更加方便。指纹的录入过程很流畅,大概十次左右即可完成,识别也很快。

需要说明的是,这款手机依旧支持IP65、68级别的防水防尘,底部仍沿用常规的micro USB接口,日系手机的吊饰孔被取消。我们手中的版本是双卡的港版,一个卡槽为nano SIM卡,领一个卡槽为nano SIM卡与micro SD卡二选一设计,拔出卡槽机器就重启的传统依旧保留。

配色上,索尼一直有着独到的见解,毕竟Xperia Z系列曾经留下青川绿、镜面银这样的经典,Xperia X Performance继续发扬着这种传统,推出了四种配色:白色、玫瑰金、莱姆金和石墨黑,各个配色机型的前面板也与整机颜一致,整体感很强。应该说,X系列保留了全平衡设计的精髓,寻求的改变更多是聚焦于材质与工艺。

"索尼首款骁龙820机型性能解析

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搭载了高通骁龙820处理器平台,CPU部分共有2*2.2GHz+2*1.5GHz一共四个核心。提到骁龙820的性能,我们首先就要提到此次骁龙820选用的三星14nm FinFET工艺。简单来说更先进的工艺能够提升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提升晶体管性能,提升整体芯片性能。同时通过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也能够达到降低漏电率降低功耗减少发热的效果。总体而言更先进的制程能在相同的功耗下达到更高的性能,在相同的性能下有着更好的功耗表现。

在笔者印象中,Qualcomm有几款颇具影响力的SoC产品:QSD8250、QSD8260、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骁龙820等。其中QSD8250/8260采用自主研发Scorpion架构,骁龙800/801采用自研Krait架构,而此次骁龙820则采用最新的Kryo自研架构。

此次采用Kryo架构的骁龙820采用四核心设计,时钟频率达到2.15GHz,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相比于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不同,此次骁龙820采用了2*2.2GHz+2*1.5GHz的不同时钟频率的四颗核心设计。同时,之前骁龙800采用了4aSMP,也就是四个异步对称式核心,每科核心均能够单独控制,每颗核心的频率也不存在差异。而此次骁龙820采用两簇核心管控2aSMP,也就是2+2的异步对称式核心,换句话说2颗1.5GHz核心是同步同频的,而两颗2.15GHz也是同步同频的,但在这两簇核心组之间采用了异步对称式的设计。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骁龙820也采用了类似big.LITTLE的设计,但通过Qualcomm官方的讲解其实并不是这样,两簇核心组仅是时钟频率上有所差异,但仍采用相同的Kryo架构。

下面我们不妨通过跑分软件来量化一下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到底如何。

从跑分结果来看,Xperia X Performance的综合性能无疑是业界的一线水平。安兔兔跑分轻松跨越13万,Geekbench 3.0的表现也可圈可点,CPU单核跑出2229、多核5330的好成绩。

此外,骁龙820处理器平台的GPU方面选用了Adreno 530型号,相比上代的Adreno 430来说功耗下降了40%,同时图形处理性能还提升了40%。经过GFXbench软件多场景的测试之后,其综合表现处于目前的顶尖水平。其他方面,骁龙820处理器平台的调制解调器升级至下行支持Cat.12(最高传输达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传输达150Mbps)。

充电方面,索尼的Xperia X Performance并没有采用QC 3.0快充方案,而是采用了Qnovo自适应充电技术,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最多能使用5.5个小时,续航时间达到48小时。使用中我们也对索尼的续航表现有了一定印象,相比之前的产品确实有很大的改善。

"2300万像素成像能力如何?

拍照方面,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的硬件传承自Xperia Z5,主摄像头像素高达2300万的,1/2.3英寸的Exmor RS CMOS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加上索尼相机退您对参与打造的对焦技术,使得我们对于Xperia X Performance的相机表现有了更高期待。

进入相机后,默认“高级自动“模式,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场景进行相应地成像策略调整,比如夜景、微距和美食,适合上手就拍。如果需要手动曝光,索尼也提供了具有更好灵活性的手动模式,支持设置白平衡、曝光、ISO 等,不过这些参数仅支持到800万像素,没办法使用2300万像素,需要注意。

预测运动轨迹

Xperia X Performance相机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对焦技术,由索尼的的相机团队参与研发调校,Predictive Hybrid预测型混合对焦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相机智能追踪画面范围内的事物,并预测运动轨迹,从而使对焦点始终保持在运动物体上。官方宣称,Xperia X Performance的对焦从按下快捷键到拍摄完毕仅仅需要0.6秒。

预测型混合对焦技术

在体验过程中,笔者也领略到了这一技术得实用性。比如在拍摄一枝花朵时,如果对焦点选中了花朵,花朵便会被框住,花朵随风摇曳,对焦框也会跟随花朵变化,保证被拍摄主体一直清晰,使得拍摄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十分方便。当然,这项技术已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背景过于复杂,对焦也有对不上的可能。

下面我们进入样张的对比环节,苹果的成像一直也有着不错的口碑,一度成为衡量手机成像品质的标杆,我们也就选择相同价位段的iPhone 6S进行对比。

解析力方面,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放大车辆,我们在索尼的样张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出车子的型号,而iPhone虽然可以分辨出字符,但是显然没有索尼的呈现清晰锐利。

白平衡方面,笔者更加倾向于iPhone的表现,因为iPhone的发色更加真实自然,索尼对于白平衡的调教有一些发冷的倾向,尤其对于绿色,有一定几率会拍成蓝色,还有待进一步调教。

当然,索尼的这种画面风格调教也未必是减分项。这组白色花朵样张中,索尼的白色显然比iPhone更加干净,绿色也更加讨好人眼,观感上佳。另外由于骁龙820搭载的全新ISP支持动态对比度调整,暗部的花蕊细节也能够清晰呈现,iPhone偏于真实的颜色还原,加上欠于索尼的暗部表现,整体观感也就差了一些。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的日间样张。

此次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依旧没有搭载光学防抖,只有电子防抖作为补救措施,比这本对于其暗光表现没有多大的期待,但事实上索尼给了笔者一个惊喜。整体的亮度控制得当,噪点的控制也很好,画面很干净,此次搭载的镜头依旧是象征旗舰的G镜头,因此炫光控制也有保证。不过缺少光学防抖依旧是个遗憾,存在较大画面拍虚的概率。

笔者用过之前的Xperia Z系列,实话讲拍照体验并不友好,尤其是拍完之后的画面卡顿,后期处理时间较长的问题饱受诟病。但是此次Xperia X Performance有了很大的进步,卡顿并不明显,处理时间减少(当然也有默认800万像素拍照的功劳),还没有了之前骁龙810的发热。因此从这个角度讲,Xperia X Performance的表现应该是令人满意的。

"Android 6.0系统体验

系统方面,索尼对于系统的打造一直不怎么上心,基本是原生的拿来主义,和目前国产第三方定制系统相比确实逊色不少。我们手中的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为港版,系统是基于Android 6.0的微定制,保留了谷歌服务的全部,添加了索尼的一些应用程序以及独家系统设置,主题相较于原生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此次的主题应该是笔者最为欣赏的地方,一方面源于对索尼审美的长时间认可,另一方面在于,此次的主题和机型外观颜色实在是搭配。锁屏界面是简洁的白色,中央镂空处显示时间,并且把桌面的壁纸映衬出来。解锁会有层滑动的效果,呈现出桌面,默认的壁纸是油彩浪潮的效果,会根据机型颜色提供不同配色。

系统内置了一项名为What’s New的软件,采用了瀑布流式的推荐形式。它会根据你日常经常关注的问题推荐想要的信息内容,比如新闻、体育赛事、游戏应用、音乐、有声读物或是电影资讯,需要翻墙进行获取。另外,索尼自己的PlayStation、生活轨迹、TrackID音乐搜索等应用也被内置,方便和索尼的周边进行互动。

而除了这些之外,索尼出色的省电功能“STAMINA模式”也有进一步升级,除了对应用程序进行限制和联网外,还可以在低电量模式下开启基础模式,仅允许启用系统核心功能,这点也是目前的主流做法。这也使得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的续航有了更好的表现。

另外,由于Android 6.0原生加入了指纹识别的API,因此如果后续有软件跟进,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的指纹识别有望在支付当中得以运用。

整体来看,索尼的系统依旧是“拿来主义”,定制化功能有限,满足日常使用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用的方便,还有待提高。当然,由于该机型还未在国内上市,我们手中的机型也是港版,不排除国内版本进行大幅度定制的可能,但是按照惯例,这种可能性极小。

"总结

应该说,我们在索尼Xperia X Performance看到了索尼对于产品打造理念的转变。之前的Xperia Z系列索尼倾向于将最好的硬件汇集于一款手机,因此参数上往往激进了许多,比如Z5上的4K屏幕,不低于2000万的主摄像头像素。但是此次的X系列显然更为理性,芯片升级为颇受好评的骁龙820,续航、相机方面更为精进,还顺应了一定的审美潮流,外观设计融入了2.5D玻璃和金属元素,使得整机更为平衡,体验上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了近几年惨淡业绩的洗礼,索尼移动似乎明白了一些手机市场的玩法,重视用户体验,完善基础的功能才是立命之本,而Xperia X Performance正是这样理念的践行者。

或许对于信仰十足的索粉,还是会怀念Xperia Z系列,毕竟双面玻璃的精致,参数上的亮眼加上前沿黑科技的加持一直是索粉的骄傲。但是这样的产品毕竟是小众的,索尼移动要继续发展下去,重新打造自身的产品线是眼下必须做的,Xperia X系列就是这次变革的开始。

"索尼Xperia X系列港版价格汇总

产品名称

产品主要特征

电商最低价

Xperia XA

港版全球购,1300万极速拍照

2288元【查看

Xperia X

港版全球购,骁龙650芯片

3988元【查看

Xperia X Performance

港版全球购,骁龙820旗舰

4488元【查看

目前

Xperia X Performance还没有在国内上市,想要购买的话还要寻求靠谱的水货渠道。目前苏宁易购已经提供了海外购服务,全新的Xperia X系列都有销售,其中Xperia X Performance售价4488元,充值信仰的朋友可以前去选购。

索尼手机xperia z1的手机卡在哪里?

1:手机右侧上面有sim卡卡槽 打开保护盖里面有sim卡托盘 。

2:索尼手机xperia z1的手机绝大多数都得用联通卡,除了中国大陆行货移动定制的L39t是移动4G。行货的话L39h是联通3G,L39u是联通4G。行货以外的版本C6902是联通3G,C6903是联通4G,日版的SO-01F和SOL23都是联通4G。比较罕见的美洲版C6906和南美版C6943可以正常用联通4G,但是北美版C6916支持的联通4G频段不全。

3:索尼Xperia Z1是索尼One sony系列的首款旗舰机型,于2013年9月4日在德国IFA大会正式发布。Xperia Z1采用5英寸1080p屏幕,搭载207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2.2GHz四核高通骁龙800处理器,2GB运行内存以及16GB机身存储,内置3000mAh锂电池,支持NFC。整机采用铝制一体式机身框架,前后玻璃面板,支持IP58级别防尘防水。2013年9月5日官网已正式预售,售价4999元。

一英寸大底的影像旗舰 索尼微单手机Xperia PRO-I评测

索尼的黑卡RX100系列凭借专业的操控性以及小巧的便携性深受摄影发烧友的推崇。即便是在当下手机摄影传感器和算法上的迅猛发展的影响下,索尼黑卡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近日,索尼把自己黑卡产品和Xperia系列进行了融合,推出了全新的影像旗舰Xperia PRO-I,在保留Xperia的产品特色的同时,更是通过影像方面硬件和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将One SONY的这个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索尼中国推出的这款摄影旗舰微单手机Xperia PRO-I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1英寸影像传感器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功能。除了实现更出色的拍摄画质表现外,功能上实现了视频拍摄中眼部自动对焦及物体追踪。那么这款产品的表现究竟如何,接下来我就为大家送上详细的评测。

1英寸大底传感器

Xperia PRO-I最大的升级应该就是影像能力了,作为影像旗舰,此次Xperia PRO-I采用了全新的1英寸Exmor RS堆栈式影像传感器,这颗CMOS是基于索尼黑卡RX100 VII数码相机的同款影像传感器开发而来的,2.4um单位像素间距,具备很高的影像传输和高宽容度、高分辨率的特性。

如果单纯从参数来看,Xperia PRO-I绝对堪称目前智能手机品类中的梦幻拍照旗舰。不过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这颗1英寸传感器总像素虽然为2000万,但实际只能输出1200万像素的照片,也就是索尼并没有完全使用到1英寸的大底,实际上镜头只覆盖到了1/1.3英寸传感器的面积。限于机身厚度、镜头到传感器的位置考量,相比扩大光线入射角度而强行占满一英寸大底,这种做法可以更能确保拍摄时画面边缘的成像质量。

在使用的镜头方面,索尼为这个24mm主摄像头配备的是使用蔡司天塞光学结构和T*镀膜的光学玻璃镜片镜头。玻璃镜头相比目前手机使用的树脂镜头透光效果更好,而且这个天塞光学结构设计的镜头还提供了F2/F4双光圈切换功能,用户可以环境光线选择合适的光圈进行拍摄。

蔡司的天塞光学结构是一个结构简单,而成像质量出色的设计,通常只有在相机镜头中才会看到。天塞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镜头中心成像分辨率很高,但镜头边缘部分的分辨率衰减比较明显。为了降低这种中心向边缘的分辨率衰减,索尼还在镜片组中使用了1枚非球面ED镜片进行了校正,提升镜头边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还改善了镜头的畸变和暗角问题。

从实拍的照片样张和视频样片可以看到,通过修正镜头中心至边缘的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分辨率下降问题,而且镜头畸变也只是轻微地出现在一些近距离拍摄的特写画面中,并不会影响整体的观感。

当然大底传感器配合f2.0的最大光圈还可以实现暗光环境下的照片拍摄,虽然摄影大师APP中虽然没有专门的夜景模式,但通过AI会自动识别暗光的环境,拍照时可以通过检测适当延长曝光时间。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手动进行设置拍摄,如果想要更丰富的细节,设置中还可以将格式存为RAW,方便后期修改。

出色的快速对焦体验

Xperia PRO-I同样还具备315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相比此前Xperia 1系列有了更广的覆盖,实现约90%的取景画面焦点覆盖率。当然除了一直优秀的对焦功能,索尼Xperia PRO-I还提供了20张/秒的高速连拍、60次/秒的AE/AF检测、防失真快门、传感器位移光学防抖、多帧降噪、12bit的RAW格式照片、高动态范围等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能在摄影大师App中开启,不论是拍摄照片还是拍摄视频,用户可以简单地获得准确、快速的自动对焦性能支持。

Xperia PRO-I的相机是到目前为止,整个Xperia系列中最先进的一套成像和自动对焦系统。进入到摄影大师APP中用户通过界面可以感受到其操作过程、操控界面和性能表现均与索尼目前最新的Alpha系列全画幅微单相机基本相同,对于熟悉索尼相机的朋友来说可以零门槛直接上手操作。

在本次实拍体验的过程中,索尼Xperia PRO-I在对焦方面的表现依然非常出色,对象识别准确率、实时跟踪成功率和焦点精准程度都非常高。

例如在拍摄人物时,拍摄距离在10米以内,Xperia PRO-I在各个角度都能准确地识别人物的面部或眼部(拍摄背影以及拍摄距离较远时,只识别人体或头部),并能在AF-C对焦模式下准确地进行焦点实时跟踪。即便焦点目标短暂脱离取景画面,在再次回到取景画面时,焦点也能迅速识别并保持跟踪对焦。

视频拍摄方面,当3.5毫米标准音频接口正确连接了外置定向麦克风(包括耳麦)后,视频大师和电影大师App的系统会自动将音频接收选项切换至“外置”(无法手动开启和关闭),并强制使用外置定向麦克风进行视频的音频采集。

总结一下,Xperia PRO-I保持了索尼手机此前一贯优秀的对焦性能、大底镜头对于拍摄的画面有着不错的还原度,不过默认模式下拍摄的算法方面还是有待提升,有时候过度的HDR修饰反让画面中的细节丢失,如果是摄影爱好者或者经常使用索尼微单相机的用户建议通过手动模式来进行拍摄,通过摄影大师APP界面中的各项参数调节让Xperia PRO-I变成更专业的相机,从而实现更出色的拍照性能。

规格和性能

与2021年的许多旗舰智能手机产品一样,索尼Xperia PRO-I也搭载高通骁龙 888移动平台,其采用独特的三丛集 CPU 架构设计和 5nm 的先进制程工艺。CPU 部分应用最新 Kryo 680 架构,加入了全新Cortex-X1 超级大核,主频高达 2.84GHz,使高通骁龙 888 的 CPU 性能提升 25%;GPU 架构为 Adreno 660,图形渲染性能提升 35%,使玩家在运行大型游戏的复杂场景时也能够流畅不卡顿。

索尼也将大量显示和音频技术引入到了手机游戏这一方面。除了将屏幕刷新率提升到120Hz外,索尼也引入了最高240Hz的动作模糊消除技术,在运行兼容的游戏时让屏幕上动态游戏画面更加清晰。索尼甚至还专门对游戏过程中的充电场景进行了优化,当侦测到热量过高时会自动停止为电池充电,而仅使用外部电源为手机系统供电。

系统方面Xperia PRO-I还是采用了原生安卓配合第三方应用合作的方案,整体非常简洁,而且应用商店和天气等软件直接与魅族合作,将flyme系统中的这些应用进行了移植,不过依然每次安装APP的时候还需要授权。虽然本地化有了明显进步,不过对于索尼手机来说要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刷4K手机屏幕

Xperia PRO-I的屏幕比例是21:9,和此前的Xperia 1系列的相同,并且采用了的OLED屏幕分辨率为3840 x 1644,相当于每英寸643像素,并且拥有10bit HDR的显示效果。同时这个屏幕屏幕依旧支持120Hz刷新率的加成。4K 120Hz也让索尼成为了行业内的首款4K级别高刷新率屏幕。

这块屏幕的规格无疑是目前智能机旗舰中最高的,针对用户拍摄4K视频和观看高清电影的场景能提供更优秀的画面表现。加上正面双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的支持,21:9整屏的画面让观看电影的体验更加优秀。屏幕的色彩提供了大师模式与视频图像增强功能,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手机会自动开启,屏幕还可以适应专业创作和娱乐对于屏幕色彩的不同需求。不过这个屏幕在最大亮度表现方面稍有些欠缺,亮度不足的问题对于一块OLED屏幕来讲还是略显遗憾的。

索尼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完美的手机屏幕来观看视频内容,并没有使用目前流行的挖孔设计提升屏占比。更加对称的边框让横握观看视频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在实际体验中,21:9的屏幕比例还给手机的使用带来了更有趣的玩法,其中21:9多窗口模式,直接在首页就有对应选项,通过默认搭配或者手动调整,让多任务开启更快速。同时侧边侧感功能也能让我们更快速的找到常用APP与设置,让单手握持使用更加简单。

做工、设计与操控体验

Xperia PRO-I在外观以及设计方面都保留了很多索尼产品的特性,其机身做工也是相当精细,保持了索尼产品一向的出众品质。

Xperia PRO-I机身边框采金属材质制造,外形依然是方正的设计风格,与现在主流的挖孔全面屏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独特的金属框架结构与之前的Xperia 1系列做出了区分,机身边框,边角均进行了斜边和圆角处理,并有菱形齿纹,增加了握持手感,并且在拍照横握的时候提供稳固的抓握反馈。

边框的的斜边纹理更是从视觉上缩小了整机的一个厚度。这个边框上,Xperia PRO-I还添加了多个按钮、插孔和开口,包括常见的电源开关、音量增减按钮、免卡针手机卡/存储卡槽、USB-C(USB3.2 Gen 2标准)接口、还提供了现在并不常见的3.5mm耳机接孔和挂机绳穿孔。所有按钮、插孔开口与边框的接缝处均配备有防水防尘的密封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PRO-I的3.5毫米标准音频接口采用的是“4极”插孔标准,可连接耳机或耳麦这种日常使用需求外,还可以连接同样使用4极插孔标准的外置定向麦克风为视频录制提供更好的音频采集。

按键方面,索尼依然保留了实体快门按键,并且还新增了视频录制的按钮,长按之后可以分别对应打开摄影大师和视频大师的app,呼出操作简单快速。

总结

索尼Xperia PRO-I整体的硬件配置绝对可以达到一款优秀的旗舰手机的标准,旗舰的性能配置一个不缺,方正的外观以及舒适的握持手感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索尼坚持的工业设计也让这款产品与目前挖孔曲面屏做出了很大的差异化。

最为让用户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影像系统方面的优化,一英寸的大底传感器以及天塞镜头的加入配合索尼独有的摄影大师和视频大师APP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以影像产品闻名的索尼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美誉度,索尼Xperia PRO-I的突破也给用户心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手机相机配置和体验。如果你想追求与众不同的外观和使用体验,而且又是一名喜爱摄影精通各项设置的专业人士,那么这款产品的绝对符合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