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数码网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华为愿意用高通芯片,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为啥华为买高通的芯片,不用自己的麒麟呢?

为啥华为买高通的芯片,不用自己的麒麟呢?

华为曾经也和高通有过合作关系,现在面对美国的芯片封锁,而晶片制造又恰恰是中国的短板。2020年年底华为公司又卖出荣耀手机厂商品牌,也只是为了缓解华为高端机和旗舰机的芯片使用紧张的问题。而且华为使用高通芯片的目的也是面对美国芯片封锁和保留中低端机可以正常供应的决策。芯片制造是中国的硬伤,也是中国最大的进口项目。

华为采用高通芯片,利好还是利空?或只是一次无奈的选择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五月份开始,就有传闻说华为将在P50系列手机上使用高通骁龙888的芯片,只不过这颗芯片阉割了5G基带,只能用在4G网络上。关于这则流言,华为和高通都保持沉默,没有出来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则传闻的可信度。而在华为即将召开鸿蒙发布会之前,华为新一代的MatePad Pro又爆出了会采用骁龙870芯片的消息,这次甚至连整个配置方案都泄露了出来,基本算是实锤了。

很多人表示,华为既然能继续和高通合作,那么基本就算渡过了芯片危机,华为的手机甚至是整个消费者业务又有机会东山再起,甚至能加速鸿蒙系统的普及,所以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真是如此么?或许高通的确可以向华为重新提供芯片,但要说华为的手机业务就能重新回到巅峰,又能让鸿蒙系统进一步普及,那可能过于乐观了。

这么几年来,虽然华为在拥有自家麒麟芯片的同时,也曾使用过第三方芯片,比如说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但基本都是放在入门或者低端产品上,特别是这几年高通芯片很难在华为的手机上看到。从旗舰级的P系列以及Mate系列,再到相对定位较高的nova系列,华为都用的是自研发麒麟芯片。

但是这次不但传出P50系列会采用高通的旗舰芯片,甚至MatePad Pro新版都会使用高通骁龙870芯片,这只能说明目前华为自己库存的麒麟9000芯片的确是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华为自己的旗舰产品上,会用上第三方的芯片,这只能说明华为已经认识到不采用第三方芯片,已经很难保证自己产品顺利出货了。

说来讽刺,第一季度当华为Mate 40系列爆出销量数百万台的时候,还有人因为这个销售数据表示华为库存的麒麟9000芯片会比想象的高很多,至少可以坚持到明年。但现在不过两三个月,麒麟9000芯片就无法支撑起华为的产品了。就像我们说的那样,支持华为没问题,但盲目乐观甚至在华为处境艰难的时候还无脑吹捧,除了是蹭热度之外,也就是捧杀华为了。

按照目前的环境来看,尽管华为并没有放弃芯片研发,但的确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芯片代工厂能为华为提供先进工艺。现在华为开始使用高通芯片,除了实锤麒麟9000芯片库存告急之外,未来我们还能不能看到新的麒麟芯片也是两说。只是要提醒大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即使还有华为手机,我们也不见得能见到移动版的麒麟芯片了。

当然,既然能采用第三方芯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为的手机业务就有机会摆脱现在的困境,毕竟有芯片可用,这就意味着华为能继续推出手机。但是要注意的是,能从高通以及其他厂商那里获得芯片,不代表华为的禁令已经有所放松。事实上,很多公司之前都在为向华为供货而申请临时许可证,而现在的情况是,5G相关的产品都不允许提供给华为。换个说法,华为就算可以购买到第三方芯片,但最多也就是4G,而无法支持5G。

现在回过头来看,华为之前一直低调地在市场上推出各种4G手机,包括P40以及Mate系列的4G手机,何尝不是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一个试探?如果消费者能够大量接受落后于时代的华为4G手机,那么华为采用第三方芯片继续推出4G手机,也算有一些底气。可能在华为心目中,凭借着自己品牌影响力,在加上鸿蒙的系统的热度,尽管没有5G手机,但是新推出的4G手机,应该也有人为之买单。

所以在之前的传闻中,采用高通骁龙888的P50手机,只能支持4G;而采用骁龙870的MatePad Pro更是去掉了移动网络的支持,只能使用WiFi上网,算是最大程度上规避了现在禁令对于向华为供货的限制。但是现在就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不是麒麟芯片的手机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另一个则是用户当下会不会去购买4G手机?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一直以来华为自研发的麒麟芯片,都是自己宣传的重点,很多用户也是因为华为自研发的麒麟芯片而产生了对华为这个品牌的粘性,毕竟在很多人心中,购买坚持使用自主研发芯片的华为手机,就算是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了。虽然我们一直觉得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偏激,但不得不说,如果未来更多采用海外第三方芯片的华为,特别是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芯片,对这部分用户的影响会有多大,现在很难估计。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加实际了。在传出华为手机可能使用高通芯片,并且只支持4G之后,不少网友都表示:没麒麟芯片可以接受,没徕卡问题也不大,但只支持4G那就只能遗憾告辞了。甚至一些网友会发表对华为有偏见的言论……由此可见,在5G时代,华为继续推出4G手机,对于不少用户而言还是有很强的抵制心态,更何况华为的手机的确不便宜。

所以或许对华为来说,有了新的芯片可以继续自己的消费者业务。但是在手机这部分,没有了自研发的麒麟芯片,加上又只能开发4G手机,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买单,或许真的不像一些人想得那么乐观。尽管我们觉得现阶段5G除了网速更快,在应用环境上和4G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一个之前表示在5G方面领先全球的公司,却只能推出4G手机,这多少有点尴尬。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现阶段华为最关键的任务是加速普及鸿蒙系统,而目前鸿蒙系统只能适配在华为手机上,而华为如果推出更多手机,无论是5G还是4G,都能让更多用户在购买华为手机后用上鸿蒙系统,从而加速这一系统的普及。

这里我们且不说用户是不是愿意购买华为未来的4G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对于鸿蒙系统而言,真的要普及,更需要的是有更多第三方终端厂商的加入,而不是loT设备厂商。现阶段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多集中在手机、智能手表这样的设备上,所以只有当更多手机厂商去使用鸿蒙,鸿蒙才能真正崛起和其他操作系统一争高下。

但我们真正应该想的是,为什么其他厂商宁可选择安卓也不选择鸿蒙?其实道理很简单,哪怕华为表态鸿蒙也是开源的,但和安卓系统一些核心控制在谷歌手上一样,鸿蒙系统的一些核心功能也是华为自己开发,控制在华为手上。但问题是谷歌自己基本不大规模生产硬件产品,即使有Pixel系列的手机和部分智能产品,但在市场上基本不形成规模,更像是一个标准安卓系统的打样产品,它对其他厂商不会造成竞争压力。更别说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谷歌大部分业务都无法进入国内,更不会和他们在任何市场上抢地盘。

但是华为不同,华为自己有着庞大的消费者业务,其产品在市场和用户心中都很有影响力。面对一个直接竞争对手推出的操作系统,其他厂商愿意支持才是真正的有问题。这相当于两个球队踢球,其中一个球队又是裁判,又是组委会,同时还要下场比赛,这对于其他对手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华为还在消费者业务上和其他厂商竞争,其他手机厂商是肯定不会使用鸿蒙系统的。

如果要其他厂商使用鸿蒙系统,那么华为就要像谷歌一样,专心做一个系统服务商和方案解决商,彻底从消费者业务中脱离出来,这样其他厂商才能放心使用华为的系统。但现在华为不但要发布鸿蒙系统,同时还要继续使用第三方芯片来持续发展自己的消费者业务,那这对其他厂商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就像三星自己的Tizen系统,LG自己的WebOS系统,也没有说谁会使用。所以当华为购买第三方芯片延续自己的消费者业务时,就只能让第三方厂商更为坚决地拒绝鸿蒙。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想,并不是想给华为泼冷水,而是希望大家能更清楚了解华为现在的局势。尽管可以获得第三方芯片后,华为的确可以缓解自己无芯可用的窘境,但失去了麒麟芯片和5G的支持,一个只能推出第三方芯片4G手机的华为,是不是还像过去那样受欢迎其实很难说。我们始终不认为一个品牌的影响力,能大到让消费者忽视产品的优劣,何况当这个品牌过去最大的优势,基本不能出现在未来的产品上,那么这种影响力是否会延续,也是一个疑问。

很快华为的发布会就要举行了,我们的确期盼着华为能带给我们一些惊喜,无论是鸿蒙系统也好,还是其他产品也好。但是要我们对鸿蒙或者华为即将发布的产品,充满着盲目的乐观,那可能我们还是无法做到。对于华为而言,选择第三方芯片的4G产品,或许是一个无奈的抉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面对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巨大市场,华为依然抱有期待和希望,并不打算真正放弃。当然,从这个角度而言,华为想要第三方手机厂商加入鸿蒙系统,也不是那么现实!

华为表态:愿用高通芯片生产手机,盼其他手机厂商使用鸿蒙

面对这种情况,华为也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公开表示如果高通获得许可证,那么华为愿意采用高通的芯片生产手机;另一方面,华为也表示鸿蒙系统和HMS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希望能够和所有智能硬件厂商合作,华为也正在和其他手机厂商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这两天是华为的全联接大会,但大众和媒体则更有关心华为手机、鸿蒙系统的未来。其中华为对是否可能采用高通芯片打造自己的旗舰机,做出了肯定的表态。华为的轮值董事长郭平认为这不存在什么问题,高通十多年来都是华为的合作伙伴,华为也愿意采用高通芯片来生产手机。据悉目前高通正在向美国申请对华为的临时许可证,只要高通许可证申请下来,那么华为可以立刻采购高通的旗舰芯片来打造自己的高端手机。

实际上这也是华为的一种表态,目前来看,华为想要找到芯片代工厂继续做自研发的麒麟芯片,几乎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即使找到渠道,也无法采用最新的7nm或者5nm制程工艺,这样在高端手机上已经没有了竞争力。所以如果能退一步采购到性能足以满足自己需求的高通芯片,这也是一个方案,至少自己的手机业务就可以维系下去。

当然,从目前来看,虽然每个厂商几乎都向美国申请了临时许可证,请求继续向华为供货,但不管是台积电、联发科、高通、三星、美光、LG等,都还没有通过申请,而且很多厂商的申请,据悉从申请到审批下来,要花上接近一年的时间。如果事情真来到最坏的一一步,华为也需要有自己的对策。目前来看,华为已经有意识将自己从消费者领域转型到系统领域,从一个硬件厂商升级为软件服务厂商。

实际上在之前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在鸿蒙系统上就表现出开放的姿态,希望有更多产品能采用鸿蒙的系统,并期盼在两三年内有2亿台设备安装鸿蒙系统。而在华为这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再次重申了鸿蒙系统的开放性。华为表示,无论是鸿蒙系统还是HMS生态都是开放的,愿意和所有智能硬件厂商合作。同时华为也表示,正在和小米、OV等其他国内手机厂商讨论合作的可能性,看其他手机是否能使用HMS和鸿蒙系统

很显然,华为是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最终会怎么走,则取决于自己是否还能在消费者领域站稳脚跟。从现在看,华为的开放姿态是有诚意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否能如愿还不好说。特别是鸿蒙系统和HMS生态,实际上和现有很多厂商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在大家都想在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时代掌控话语权之际,华为的鸿蒙系统或许不想想象那样好推广。

华为麒麟处理器那么强悍,为什么还要用高通的芯片

1、产量跟不上;2、成本高,高通已经很贵了,他比高通还要贵;3、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需要。简单讲就是用户希望用高通的。

为什么华为手机还要用高通/联发科芯片

1、定位需要

目前,海思麒麟9系定位高端,麒麟6系定位中端,而没有“入门级”芯片。或许以后华为惠推出“入门级”芯片,但现在依然要采用高通/联发科,在低端走量。

2、节约成本

麒麟960、950、650都采用了16nm制造工艺,可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而且研发费用也要算进去。这样的话,如果低端机千元机都用麒麟芯,成本实在划不来,产能也没那么多。

3、不想麒麟芯成低端

麒麟芯是华为手机的标志,如果做了“入门级”芯片,体验不佳怎么办?不是砸了招牌吗?这种风险华为不太愿承受,不如用别家的处理器,制造周期与产能都有优势。